公司新聞
寶寶缺鈣造成的方顱很可怕!有這幾種情況就要抓緊補鈣!
方顱是因為缺鈣引起的。正常的頭顱是圓弧形的,沒有棱角。方顱的形成也并不是骨質真正的沉積,而是大量類骨質的堆積。由于骨骼缺鈣,軟骨發育不良,不能鈣化,不能沉積,額骨、頂骨、枕骨的類骨質增生而形成了以上的畸形。
如果是方顱多在3~6個月的嬰兒中發現可有顱骨軟化,即以手指按壓枕骨或頂骨中央,該處因按壓而內陷,但隨手指放松顱骨重又彈回,猶如按乒乓球,所以又被稱為乒乓頭。6個月以上的孩子前臂及小腿長骨的遠端可捫及,甚至看到由肥厚的骨骼形成的環狀隆起,似手鐲或腳鐲狀。
8、9個月以上的嬰兒,其兩側額骨、頂骨骨膜下骨樣組織堆積過多,可形成方顱。有的孩子出牙遲緩。有的肋骨內陷,以致胸骨體部向外突出,形成雞胸,胸骨劍突部向內凹陷,則可形成漏斗胸。孩子走步后,下肢承受體重,由于骨質軟化,可出現O形腿或X形腿。此外,患兒肌肉松弛,腹部隆起常呈蛙腹狀。
來看看寶寶缺鈣的12種表現
缺鈣是3歲以內寶寶的常見現象!嬰兒缺鈣的表現有哪些?家長們要及時發現寶寶缺鈣的癥狀哦~
1.夜間盜汗尤其是入睡后頭部大量出汗,哭后出汗更明顯。
2.睡覺不實夜驚、夜啼。夜間經常突然驚醒,啼哭不止。
3.性情異常脾氣怪,愛哭鬧,坐立不安,不易照看。
4.枕禿圈由于小兒精神煩躁,不易入睡,頭部不斷摩擦枕頭,時間久了;后腦勺處的頭發被磨光,形成枕禿。
5.出牙晚、出牙不齊有的小兒1歲半時仍未出牙,或牙齒發育不良,牙齒排列參差不齊,咬合不正,牙齒松動,過早脫落。
6.嬰兒濕疹多發于頭頂、顏面、耳后,嚴重的可遍及全身?;疾〔课怀霈F紅斑、丘疹,然后變成水皰、糜爛、結痂。
7.生長遲,學步晚,骨關節畸形缺鈣的小兒12個月后才能學毛邁腿走路。由于骨質軟化,有的表現為“X”形腿,有的表現為羅圈腿,肌肉松軟無力,腿骨疼痛、
8.前囟門閉合延遲常在1歲半后仍不閉合,形成方顱。
9.常有串狀肋軟骨增生。各個肋骨的軟骨增生連起似串珠樣,常壓迫肺臟,健小兒通氣不暢,容易患氣管炎、肺炎。
10. 肌肉肌腱松弛小兒缺鈣嚴重時,如果腹壁肌肉、腸壁肌肉松弛,可引起腸腔內積氣而形成腹部膨大如蛙腹狀。如果是脊柱的肌腱松弛,可出現駝背、雞胸、胸骨疼痛。
11.其他小兒缺鈣還時常出現食欲不振、精神狀態不好、抽搐、對周圍環境不感興趣、智力低下、免疫功能下降等癥狀。
12.長的過大、過胖寶寶由于對鈣的需求也同時加大,更易缺鈣。所以,家有胖大孩子的家長尤其要當心孩子“外強內虛”及體內缺鈣的問題出現。
缺鈣以及方顱該怎么辦?
很多人一聽到孩子缺鈣,第一反應就是買各種鈣劑,缺啥補啥,直截了當!可是,醫生卻要告訴你,最好的補鈣方法是“食補”??!
沒錯,糾正孩子的飲食習慣比起直接補充鈣劑來說,要難得多,但這卻是能讓他受益終生的事情。
要知道,食物才是鈣的最好來源。
日常生活中,我們能從哪些食物中獲取鈣呢?
1.奶和奶制品
這是鈣的主要來源。純牛奶每100ml含鈣約100-120mg;配方奶沖調后每100ml含鈣約50mg;母乳100ml 含鈣約35mg。
母乳含鈣雖低于配方奶,但吸收率更高,所以是嬰兒鈣的最好來源。
2.堅果、豆類、蝦皮、芝麻等
3.某些深綠色蔬菜如油菜、西蘭花等
除奶及奶制品(包括酸奶、奶酪等)外,其他食物只能做為鈣的部分補充來源,所以孩子每天應該以奶和奶制品為主,再搭配適當的飲食,就可以滿足每日所需鈣量。
額外補鈣時,怎樣科學補鈣?
在食補不能滿足每天需要量的情況下,家長可以在營養師的指導下,合理為寶寶補充鈣劑。
小編推薦紐樂曼高鈣營養素。它屬于我們說的液體的有機檸檬酸鈣、甘氨酸鈣,同時添加納豆粉(維生素K2)、酪蛋白磷酸肽、水解蛋黃粉等多重營養,想給寶寶挑選鈣劑的家長,應該重點了解一下這位優秀選手。
甘氨酸鈣是最先進的新一代產品,結構穩定、水溶性好、吸收率高的螯合結構物質;檸檬酸鈣消化率高,吸收不受胃酸影響,不產生腹脹,液體小分子,不上火、無便秘、無胃腸刺激。
另外,對于補鈣來說,口味也很重要,不好吃的鈣你效果再好吃不下去也白搭,而紐樂曼高鈣香甜口味,更容易接受。
補鈣的同時需要補充維生素D嗎?
維生素D和鈣是一對黃金搭檔,維生素D可以促進腸粘膜上皮細胞對鈣的吸收,使鈣質更好地被吸收進入血液并到達骨骼和牙齒。維生素D同時也是人體需要的元素。因此,建議從寶寶出生15天起,每天都應該常規補充維生素D。

上一篇:母親節 | 紐樂曼的母親節“花式”操作,透露品牌的營銷修行!
下一篇:孩子感冒發燒,捂一身汗就好了?這4種錯誤做法很常見,看你有沒有犯?
推薦新聞 news
- 精彩回顧|紐樂曼Honour Team醫學營養開拓營(河南·鄭州站)圓滿結束 2023-07-11
- 寶寶感冒“扛不扛”?這3大感冒4招應對,兒科醫生都這么建議! 2023-06-08
- 高考加油——大鵬今日隨風起,揚帆逐夢九萬里 2023-06-07
- 維生素D早上吃還是晚上吃好?忘吃要補吃嗎?對孩子有影響嗎? 2023-06-03
- 當心,過敏性鼻炎可能引起腺樣體肥大!很多家長都忽視了 2023-06-02
- 混合喂養的寶寶,為什么容易消化不良?這種情況該怎么辦呢? 2023-05-24
- 90%的人有不同程度乳糖不耐受,寶寶若有這些表現,就該注意了 2023-05-22
- 3個寶寶就有1個貧血!到底是不是缺鐵?一招輕松知曉 2023-05-19
- 腸絞痛是???3個特征輕松辨別!這些小妙招幫寶寶睡個安穩覺~ 2023-05-17
- 孩子感冒發燒,捂一身汗就好了?這4種錯誤做法很常見,看你有沒有犯? 2023-05-16